綁架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當時沒有臉書和微博興起,得不到數量龐大的網民力量,只能靠著人民警察身上。
#含結局內容,慎入#
請給我聽聽他的聲音
《那傢伙的聲音》由受害者家屬的角度出發,電視台新聞主播韓京培(薛景求 飾)的角色很諷刺,在故事開頭他報道著一宗綁架案人質被救回的新聞,感覺他是個硬朗而不向惡勢力低頭的男子。旋即自己成為主人翁與犯人討價還價,他不奢望捉到犯人,也不稀罕付出多少金錢,他只希望兒子平安回到自己的懷抱中。
妻子韓智善(金南珠 飾)傾向慈母多敗兒的角色,把兒子養得肥肥白白,轉眼間卻要他爬樓梯、節食來減重。溺愛之感完全表露無遺。當知道兒子被綁架而生死未卜的消息,犯人又沒有確切證據證明下,她還是願意相信兒子依然存活。
警察在電影中顯得一無是處,讓犯人成功拿到贖金逃之夭夭,看似高科技的儀器都追查不到犯人的身份。惟一有用之處就是警察找到兒子的屍體,確實他於被綁架後第二天被殺。
從未在片中露面、只有幾次人影在徘徊的綁匪由姜東元演出,綁匪在電話筒中透露冷酷、沒有感情的聲音。充滿狂妄的自信心下,就算知道自己殺了人質也能大肆向受害者家屬索取高昂的贖金。
世界是美好或是醜陋
片子開頭新聞主播說人質被救回的新聞彷彿預告主播的兒子也能平安回來。鬼絲也一直相信電影會以大團圓結局,兒子沒有一絲一毫的損傷回家、犯人被捕而得到應有的懲罰。世界依然美好,人生還有期待。
不過電影的結局卻以另一個方式訴說世界的另一面,犯人逍遙法外,受害者家人必須承受失去至親的痛楚,還要繼續生活下去。也許受害者家人隨著時間傷痛會減輕,可是找不到兇手的不甘心是不會減退。電影最後也講述主播重新回到主播台,宣告會花一輩子的力氣追捕犯人。
導演林鎮彪應該有感而發才會把這個真實事件拍成電影,也特意在《那》尾聲播出真實犯罪者的聲音,同時表示真實案件即使過了長達16年的法定訴訟期仍然找不到犯人。這些不是加強《那》的真實性,而是導演渲洩他的不甘心。
觀眾一邊感受受害者家人在希望與絕望之間掙扎,一邊為警察找不到犯人感到無奈和憤怒。真實事情的結局儘管不如人意,可是電影的結局卻能控制在導演手中。他知道反映事情的醜陋面比大團圓的結局會更加震撼。
延伸閱讀
《那傢伙的聲音》(又名電話謀殺者,追踪綁架奇案,那個人的聲音,Voice of a murderer)基本資料
上映年份︰2007
導演、編劇︰朴鎮彪
資料來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