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朋友邀請鬼絲一起觀看《麥兜噹噹伴我心》時,鬼絲不禁心頭一震。心想自已不是看卡通片的年齡,又不是擔當媽媽的角色帶著兒子去看卡通片(鬼絲是未婚)。既然如此,鬼絲又怎會買票看一部一級電影呢?不過鬼絲以陪伴朋友的心情還是看完。
冰山一角的香港文化
如果你不是香港人,看《麥》就能認識香港冰山一角的文化。
如果你是香港人,一定對《麥》充滿熟識感。
原因一︰香港製造
麥兜絕對是Made in Hong Kong. 故事由謝立文創作,據說某些漫畫情節是作者的自身經歷。插畫則由他的妻子麥家琪負責,畫風屬於色彩斑斕。
故事講述這是一個人類和動物共存的世界。麥兜是一間名叫春田花花幼稚園的學生,除了校長和老師是人類外,其他學生都是動物。動物們都能說人話、能用兩腳站立等。
原因二︰藍圖取材自香港
既然是香港製造的漫畫,故事當然是在香港發生。插畫完全反映香港的居住文化,像真度十分高。而且作者選擇故事發生在大角咀,一個沒有金錢、地位屬於香港基層的故事。
是傻還是天真
《麥》雖然掛名由麥兜擔正,可是校長也是亮眼的角色。
因為《麥》的主題是「逆境都要堅持下去」和「遇上伯樂」。
大角咀地區年齡層老化,春田花花幼稚園因為經營困難而面臨倒閉危機。就算面臨黑社會追債,水、電快要被當局中止的情況下,校長都堅持到最後讓幼稚園經營下去。
所以他白天當校長,夜晚當保安、酒宴服務生,甚至在街上販賣栗子來籌集經費。
不管學生質素如何,校長都是一視同仁。就算不能學懂知識,校長都要學生享受音樂。
學生現職是黑社會也好,肉販、侍應也好。他們都熱愛唱歌。
校長發掘到學生的音樂天份,他組成的合唱團能夠唱到街知巷聞。
因為校長啓發學生對音樂的熱誠,令一位學生成為國際演唱家。
雖然一番掙扎後春田花花幼稚園還是倒閉,校長的堅持也付之流水。觀眾可能覺得校長的想法很天真很傻,可是他堅持的精神也成為某人的伯樂。
對象是她或是他
因為麥兜是幼稚園學生,他的思想純真又簡單。所以漫畫故事的情節不複雜,有時候更是無厘頭。輕鬆的情節反而讓小孩看得開心,插圖以繽紛的顏色吸引小孩的注意。
作者製作電影時顧慮到消費對象,以《麥》為例就是寫給成年人的故事,以簡單的劇情回憶曾經幫助自己的伯樂。
當鬼絲選擇看電影的地區時,發覺放映的電影院和場次都是少之又少。選擇鬧區的電影院觀看卻換來全場只得三分之一的觀眾。
難道是《麥》放映一段日子,所以電影院安排一些雞肋時間嗎?
翻查資料才知道這是《麥》上映的第一週。處於暑假期間,正值童年的觀眾去了哪兒?童心未泯的觀眾又去了哪兒?
難道觀眾仍然留戀於3D世界?或是覺得荷里活出品的電影才是值回票價呢?
鬼絲曾經都有以上的想法,認為《麥》是雞肋電影。就算有機會在網上偶遇都不會去看,不過這次經驗推翻鬼絲的想法。
畢竟笑也是地道香港笑話,動也是被角色的堅持而感動。
《麥兜噹噹伴我心》(又名腰花伴菜芯 / 麥兜故事 / The Pork of Music)基本資料
上映年份︰2012
導演、編劇︰謝立文
資料來源